文章分類

248農學市集成立周年的反思(一)

這星期六7/18日,就是市集成立一周年。很多人都對為什麼我們會成立市集很好奇,而且對於市集的名字更感興趣。今天就是講講市集成立的過程。也分享我們這段時間以來的甘苦談。

其實剛始的時候,在「種田、成立市集和建立農業的資訊網站」之中,一直的猶疑不定。原因很簡單,是三項事情都不是我們所在行的,只有構想,但是沒有做法。97年和阿偉去香港的時候,去逛過他們所舉辦的「大埔農墟和天星碼頭農墟」。裡頭有好多有趣的人和想法,一邊吃著農產,一邊聊著對於「有機」這個定義,在官方,彼此心中的定義。呵…忽然之間發現,溝通是了解彼此想法、意見與理念再好的機會。如果台灣也有的話,那不知道有多好。


香港大埔太和農墟

入口處介紹市集的分類「有機作物、有機商品、綠色商號」

http://www.market.fedvmcs.org/index.htm

主辦單位:香港有機農業協會

http://www.hofa.org.hk/tc_chi/farmer_market.html

菜聯社 http://fedvmcs.org/index.html

左手邊是固定的竹架。走道上,綁上木製的陽傘,中間有一區是色彩繽紛的帳篷。在裡頭逛起來,超有feel的。

怕太陽曬,還拉上黑網,真是貼心。我們也好想哦!不過市集目前人力、能力有限,暫時還無法布置

不過因為大埔墟是香港政府支持的,進來的農友,一定要有「有機」的認証。相同的問題也在台灣出現,「興大農夫市集」。

其實市集在成立之初,有想過把「市集規格」設定在「有機認証」,這樣子的話,找農友方面,會容易許多。只要勤打電話,不怕沒有人參加。而且還不用去「產地拜訪」,免去舟車勞頓的辛苦。

問自己的是,要做的是「有機」,還是「農業」。當時雖然不知道這有什麼分別,但是發現「有機的法規」,在某種程度上,對「小農」是不友善的,「如認証費用過貴。零散的土地與大規模農企業的認証費用是相同的。轉型期時間過長,農友在這一段時間之內,農產品既不是有機,但又比慣型農法好。在價格上無法依從…等等的問題。」如果我們只一昧的要求「有機認証」的話,那會抹殺許多小農的努力。但是如果不要認証的話,在某種程度上,又和政府與世界的潮流相違背。

一年之後的今天,個人認為最好的方式。「生產者與消費者的對話」經由面對面的聊天、討論,建立起關係,透過互動產生信任,讓農友基本上有能力銷售出自己種植的農產品之後,再去申請認証。不然的話,東西賣不出去,又加上認証的沉重負擔,那昂貴的認証費用會是壓垮農友的最後一根稻草。

簡單來說就是,農友的東西再好,也要賣的出去才有人知道。如果賣不出去的話,再好的東西也只是孤芳自賞,沒有用的。農友要賺到錢再去申請認証,畢竟農友的「用心」,不會因為有沒有認証而有所以改變。當越來越多人從事「友善」種植的時候,農業會走出一條對土地友善的路,而消費者的健康會獲得照顧與重視,農友才會拿到應有的報酬與尊重。這就是市集成立的宗旨。「永續

香港天星碼頭

(中環天星碼頭)農墟

天星碼頭市集開始前,有一隊的鼓樂隊的表演。市集規模大約5-6攤左右。

2 comments to 248農學市集成立周年的反思(一)

  • 儒門

    有,只是我們還沒發現、看到
    這是戲謔的講法
    舉一個最近的例子:農村再生條例
    以下是農委會水保局的官網
    http://rr.swcb.gov.tw/
    想一下,只變動農村景觀,農民、農業就會進步嗎?
    儒門

  • 齡之

    你好,我想請問相對於香港政府對農民的支持與行動;台灣的政府是否也有做出相關的政策支持台灣小農?

給個留言

 

 

 

你可以使用 這些HTML 標籤

<a href="" title=""> <abbr title=""> <acronym title=""> <b> <blockquote cite=""> <cite> <code> <del datetime=""> <em> <i> <q cite=""> <s> <strike> <strong>

(若看不到驗證碼,請重新整理網頁。)